工作原理和功能图
PH300 是一种峰值保持器件,设计用于跟踪模拟输入脉冲并将最大振幅保持为保持电容上的峰值电压。主要功能元件已在上述功能图中标出。输出缓冲放大器输入级中的创新型自举电路可最大程度地减少在较长峰值保持期间内发生的下降误差。IN 端子的输入通过由 TTL 兼容逻辑信号控制的线性门(门输入)进行门控。当门打开(门高电平)时,误差放大器会检测输入信号。当门关闭(门低电平)时,误差放大器的输入接地,输入信号对 PH300 的输出没有任何影响。

在输入信号的上升时间内,保持电容通过充电二极管和保持电阻充电。对于 PH300,此工作模式称为充电模式。一旦输入达到 Vmax 并开始下降,器件就会进入保持模式。此状态可通过对保持电容进行放电来终止。一旦启用用于放电目的的电路时,PH300 将进入放电模式。放电模式的一个特殊情况是跟踪模式。以下是有关每种工作模式的详细信息。
充电模式
保持电容在输入信号的上升时间内充电。输入脉冲的上升时间可短至 250 ns。当 PH300 处于充电模式时,负反馈通过高阻抗输出缓冲器施加到放大器。在这种情况下,输出电压随输入信号变化,峰值探测器逻辑输出处于非活动状态。反馈电路在输入达到最大电平并开始下降后立即制动。然后 PH300 进入保持模式。
保持模式
在此模式下,充电二极管被施加反向偏压,保持电容上的电压保持为 Vmax。峰值探测器逻辑输出处于活动状态。连接到保持电容的组件的泄漏电流会使其放电。放电速率为 PH300 的下降率。
放电模式
通过启用 PH300 内的复位电路,可以对保持电容进行放电。有两种类型的复位可用。它们是:(i) 斜坡或线性复位和 (ii) 转储或快速复位。
在斜坡放电模式下,保持电容通过恒定电流消耗放电,该电流消耗通过外部电阻或外部电流源实现。恒定电流放电会导致保持电压线性下降。此工作模式用于 Wilkinson 型模数转换器。
在快速放电模式下,保持电容通过大电流消耗在短时间内放电。此工作模式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决定了器件功耗的上限。
跟踪模式
在放电模式中,如果保持电容电压小于或等于放大器输入端的电压,则放大器的负反馈可能会被激活(并且峰值探测器逻辑输出也将相应地进入非活动状态)。因此,如果保持电容的放电速率高于输入信号的衰减率,则即使信号衰减,PH300 的输出也会随输入变化。此 PH300 工作模式称为跟踪模式。
输入保护 – 小心
PH300 的输入(引脚 1)在内部直接连接到 CD4066 四路双向开关的输入。Vdd 是此芯片的正电源,连接到 V+(+5 至 +12 V),即 PH300 的引脚 14,Vss 连接到 GND,即引脚 8。使用 PH300 时必须遵守 CD4066 的一般预防措施,以免损坏。这些预防措施包括将输入电压保持在(Vss – 0.5 V)和(Vdd + 0.5 V)范围内。
尤其要注意的是,在通电或断电时,或当连接器在通电时配对或停止配对时,不要违反这些条件。
输入保护可以通过将一个限流电阻(>200 欧)与输入串联或者通过在输入(引脚 1)和接地(引脚 8)之间连接一个二极管并将阳极接地来实现。